界面新聞記者 | 程璐
界面新聞編輯 |
3月9日,小i機器人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股票代碼為“AIXI”。
股價表現上,小i機器人首日開盤報6.8美元,與發行價持平,開盤后股價下跌,收盤跌至5.81美元,跌幅達到14.56%。截至發稿,盤后股價有所回升。
小i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在上市儀式中表示:“小i的目標是打造中國版ChatGPT,目前小i機器人擁有中國自主研發并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認知智能平臺,并已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變現。”
不過,想要成為中國版ChatGPT,僅擺在面前的訓練模型及后期運營的投入都將是一筆極高的成本費用。此外在國內市場中,投入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研發的有力競爭企業也不在少數,科大訊飛、阿里、百度等企業在這一方面均有積累布局。
據IDC發布的《2022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研究報告》中提及,在語音語義市場中,主要代表廠商科大訊飛、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構成了25.6%的市場份額。從競爭格局來看,小i機器人想要從上述企業中奪取市場份額并不容易。
據悉,小i機器人為虛擬聊天機器人技術開發者,業務包含以自然語言處理為基礎的對話機器人、云服務等行業解決方案,主要客戶涉及的行業涵蓋通訊、金融、城市公共服務、建筑、元宇宙、制造和智能醫療。
其中,主要業務是為客戶提供智慧城市、軟件業務和建筑設計人工智能服務。小i機器人自主研發并擁有自有知識產權的認知智能平臺,結合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情感計算和數據智能和超級自動化等六大核心技術,形成 AI+ 聯絡中心、AI+ 金融、AI+ 城市公共服務、AI+ 建筑、AI+ 元宇宙、AI+ 制造以及 AI+ 智慧醫療等多元化產品及產業形態。
界面新聞此前翻閱小i機器人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招股書得知,2020年至今小i機器人公司營收增速明顯。2020年年度營收、2021年的年度營收以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營收分別為1386萬美元、3252萬美元(2.256億)、1290萬美元。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134.6%,2022年前半年營收同比2021年同期也增長了45%。
同時,該公司也已于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招股書顯示,2021年小i機器人的凈利潤為337萬美元,實現扭虧為盈,此前2020年凈虧損額為706萬美元。
但如果將時間線拉長就會發現,小i機器人的營收容易受目標客戶行業影響產生波動。此次赴美上市并非是小i機器人的首次沖擊IPO,其VIE架構下的關聯企業智臻智能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市場上市,并于2018年4月終止掛牌。
本次小i機器人赴美上市,首次公開發行 570 萬股美國存托憑證,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研發、營銷和推廣其品牌和產品、營運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